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7297777
这篇文章将从“逻辑-模型-解析”三个环节介绍电化学阻抗(EIS)的基础知识。
一个电化学反应和一个电路,有什么共同点呢?二者,
(2)
一个电路中,直流电受到阻碍,我们称之为电阻。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交流电中,我们就可以得到阻抗(impedance,Z)。

因为交流电具有频率,因此,阻抗也会随着频率而改变。不同频率下,阻抗会更接近于某种器件,如电阻或电容等。
(3)
综合以上两点,得到EIS技术的核心:

其中,

法拉第过程可以进一步分成两个过程:

和虚部
的两部分,

因此,所得到的EIS谱图也是以这两部分为x,y轴。典型的EIS结果是“半圆+尾巴”的曲线,如下图所示,

结合第2部分中的三元素模型,实部
和虚部
的表达式如下:

其中,
是一个与物质转移有关的系数,具体的介绍见第5部分。
这个公式太复杂,作为基础,我们只考虑两个极端的趋势就好。
此时,需要记住不同频率区域的主导过程:
(1)当
趋近于0时(低频),
和
的表达式为:

得到二者关系:

如果作图,是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,与x轴的交点为![[公式]](https://www.zhihu.com/equation?tex=R_%7B%5COmega%7D+%2BR_%7Bct%7D-2%5Csigma%5E%7B2%7D+C_%7Bd%7D+)

(2)当
很大时(高频),变化的时间周期太短,以至于物质转移来不及发生,也就是 Warburg阻抗(
)的作用消失,等效电路可以简化成如下:

对于这个模型,
和
的表达式为:

进一步可得到二者的相对关系:

以这一公式作图,得到如下半圆。其中圆心为
,半径为
。

(3)综合以上两种极端条件,就可以对一张EIS图谱进行基本的分析。如下这个谱图中,低频区为Mass-transfer控制,高频区为Charger-transfer主导,且能推算出等效电路中各部分的数值。

(2)模型中主要包括内阻
,双电层电容
和法拉第阻抗
三个部分;
(3)
进一步分为电子转移和物质转移两个部分,分别对应谱图中“高频区”和“低频区”。
5. 附录:
这部分仅供参考。
对于一个基本反应

因为电化学反应中存在电荷转移和物质转移两个过程,因此,电化学体系中,电势(E)受到电流,初始的反应物浓度的影响。

电势在时间维度的变化,可有如下关系表示:

其中,
表示电势与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关系。
此时,
可以表示为:

可用于检测所设计的等效电路是否与电化学过程是等价的。
参考文献:Bard A J & Faulkner L R, (2003) Electrochemical methods: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. New York: Wiley.
这篇文章将从“逻辑-模型-解析”三个环节介绍电化学阻抗(EIS)的基础知识。
1. 核心逻辑
(1)一个电化学反应和一个电路,有什么共同点呢?二者,
外加一个电压信号,就会产生一个电流信号。因为同样具备这种“输入-输出”关系,我们可以把电化学反应和电路联系起来。
(2)
一个电路中,直流电受到阻碍,我们称之为电阻。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交流电中,我们就可以得到阻抗(impedance,Z)。
阻抗:电路中的交流电所遇到的阻碍。阻抗(Z)与电压(E), 电流(I)的关系,在形式上就是电阻的欧姆定律:

(3)
综合以上两点,得到EIS技术的核心:
整个电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一个阻抗。输入细微扰动,输出不同频率下的阻抗信息。
2. 模型建立
大体来讲,一个电化学过程的总阻抗可以抽象为三种电学元件组成的电路,分别为:内阻,双电层电容
,法拉第阻抗

内阻:电解液和电极的内阻。 双电层电容:源自电解液中的非活性离子,无化学反应发生,仅改变电荷分布。 法拉第阻抗:源自电解液中的活性离子,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,有电荷转移。抽象的电路图如下:

电荷转移(charge transfer)和 物质转移(mass transfer)这两个过程可分别抽象为:
电荷转移电阻()和 Warburg阻抗(
)

3. 图谱分析
阻抗是一个复数,可表示为实部


这个公式太复杂,作为基础,我们只考虑两个极端的趋势就好。
此时,需要记住不同频率区域的主导过程:
低频区物质转移主导,高频区电荷转移主导。








4. 小结:
(1)EIS将电化学过程抽象为一个电路模型;(2)模型中主要包括内阻
(3)
5. 附录:
是什么?
这部分仅供参考。对于一个基本反应



此时,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